和順古鎮? 如詩如畫
走進云南省騰沖市和順古鎮,只見近處粉墻黛瓦、小橋流水,遠處清溪繞村、水禽翻飛,一派山水詩畫風光。和順古鎮為明洪武年間軍屯戍邊而建,是古代川、滇和緬、印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故稱為“河順”,后取“士和民順”之意,雅化為今名。
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和順古鎮,文化積淀深厚。六百多年來,和順的先輩們在與邊地文化、南亞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建筑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華僑文化。豐富而獨特的文化資源獨具魅力,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更為古鎮進行文旅融合,熔鑄“世界騰沖,天下和順”品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和順古鎮景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和順的殷殷囑托,以創建5A景區為抓手,圍繞保持和強化和順“活著的古鎮”這一特色,遵循文旅融合,活態傳承的理念,守正創新,在豐富景區產品業態方面進行了堅持不懈,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景區的美譽度,傳播力不斷得到提升。自今年2月成功晉升5A級景區行列以來,和順已多次入圍邁點研究院的5A級景區品牌傳播力(MBI)100強榜單。現代旅游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能帶給人們美好的情緒體驗。一個優秀的旅游目的地,不僅能讓游客在視覺上得到滿足,更能在情感上產生共鳴。而活著的充滿煙火氣體驗感的和順最能給人帶來美好的情緒價值。為保持凸顯“活著的古鎮”這一特點,景區把“NPC演藝”“非遺劇場”“僑鄉情”“馬幫歌會”“水上漢婚”等沉浸式,參與性的表演項目在和順小巷呈現。在小巷搭建起今人與歷史文化血脈相接的樞紐,通過活態傳承的做法,讓游客領略到一個“活著的古鎮”。
現在來到和順,可以看到在洗衣亭下搗衣的村婦,可以看到鄉村圖書館里讀書的農民,展現的是當地人原生態的生活。七千居民的生活是古鎮亮麗的風景線,成了和順最大的特色,更為古鎮注入了靈魂,煥發出永久的生命力,當下的旅游消費市場日趨多元化,新消費催生出新玩法,圍繞市場需求的創新已成為景區營運常態。和順通過“旅游+”的探索,不斷推出新場景、新體驗、新業態、打造新產品。
“演藝+旅游”的創新。在春節、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打造出《天崩地裂》《錢南園》《吳澄》《捅捅統萬城》等一系列沉浸式庭院劇以及脫口秀劇目,讓古鎮的古風古韻與時尚年輕的流行文化碰撞交融,更進一步提升景區文化性和體驗性。“旅游+非遺”的創新。推出古法造紙、皮影、神馬拓印、馬幫烤茶等數項非遺文創產品,滿足不同游客需求;加大文創新品的開發,推出和順《通關文牒》等文創產品,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和收益。
未來,和順古鎮將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及多年的品牌深耕為核心,充分挖掘古鎮得天獨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豐富提升古鎮文化體驗,融合年輕時尚業態,塑造和順古鎮特有的IP。深入推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創新開發更豐富更具特色的產品,激發和順旅游消費新動能,助推和順文旅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