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26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而在德宏州,便有4個民族節日,看看你知道幾個?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于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潑水節從印度的“灑紅節”和到圣河沐浴的習俗衍變而來。潑水節有浴佛、過年、祈雨、迎春耕、祝愿人畜興旺和五谷豐登之意,在巴利語系佛教文化圈內,它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1983年4月9日,德宏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潑水節定為民族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固定為陽歷4月12日至14日。
目瑙縱歌節
目瑙縱歌節是景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數萬人踩著同一個鼓點起舞,規模宏大,震撼力極強,是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族狂歡節,有"天堂之舞"、"萬人狂歡舞"的美稱。
只要有場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進行目瑙縱歌,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集體歌舞。
目瑙縱歌節源于創世英雄寧貫娃的傳說,一般都選定在農歷正月中旬,為期3至7天。隨著時代的發展,目瑙縱歌節已成為景頗人民歡慶豐收的歌舞娛樂的民俗節日。
阿露窩羅節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梁河、隴川和潞西等縣市。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以前每年在農歷九月初十舉行。
“阿露”和“窩羅”是根據兩個傳說故事形成的兩個節日。關于它的來歷,較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和歌頌阿昌族祖先“遮帕麻”和“遮咪麻”戰勝危害人類的妖魔“臘訇”的壯舉。
1983年4月9日,德宏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其統一為“阿露窩羅節”,成為阿昌族的法定節日,每年3月20日舉行,節期2天。
闊時節“闊時節”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新年。
亦稱“拉歌”節,意即新年歌舞節。每年正月初九舉行,節期2天。這期間正是櫻桃花開的季節,所以每年櫻桃花開時就是傈僳族過年的日子。
1983年4月9日,德宏州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將其定為僳僳族闊時節。